捕捉凡人善舉 激發正向力量
《現代快報》“正能量”專版報道讀者身邊好人好事
捕捉凡人善舉 激發正向力量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加上時不時爆出的惡性事件,讓不少人直呼每天感受到的不是“小確幸”,而是“小確喪”。其實,互幫互助、救人于水火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現代快報》將這些令人感動的故事集中刊登在“正能量”專版上,讓一個個凡人善舉故事凝聚成向上力量。
陌生援手化解驚險情況
9月5日“正能量”專版上,還原了兩個生死攸關的驚險瞬間。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一女子從15米高的岱心灣大橋跳入太湖中,接警到場的吳中公安分局東山派出所輔警黃正立即跳入太湖展開救援,最終成功將女子從湍急的河流中營救上岸。另一個故事中,女護士在馬路上對突發疾病心臟驟停的病人跪地施救按壓20分鐘,雖然被救者送醫后沒能搶救過來,但記者采訪到施救者大約在10年前通過心肺復蘇救活過的一個病人。這兩則報道雖短,但呈現的都是在生死攸關的危急情況下,陌生人伸出援手的情況,并且還告訴了讀者在遇到類似情況時該怎樣做,十分有參考意義。
“正能量”版面不只關注發生在江蘇省內的故事,9月6日報道了一則中國貨船船員發現一艘在希臘愛琴海沉沒的難民船后救起41人的故事。記者了解到當時救人的中國貨船上有4人是江蘇籍船員,就采訪船員讓其回憶救人過程,并采訪了其家人親友,生動地表達出大家對見義勇為者的肯定。
多年堅持詮釋陪伴長情
正能量不只存在于危急時刻,也體現在日常陪伴中?!赌阌肋h是我的小公主》報道中蔣根元的妻子林小妹早年患腦炎幾近全癱,7年前又不幸查出了尿毒癥,蔣根元已經無微不至地堅持照顧了妻子38年。在記者的筆下,呈現了蔣根元4點半起床為陪妻子透析做準備、為讓妻子換口味包幾百個餃子儲存在冰箱里等細節,雖然都是生活瑣事,但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詮釋了“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的含義。
做好事堅持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還有今年57歲的馬桂英。2009年下崗后,經人介紹,她成為一名在路口協助交警執勤的交通文明志愿者,俗稱“小紅帽”,這一干就是11年。在平凡的崗位上的平凡人,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認可?記者通過采訪發現,馬桂英為人熱情,工作態度認真,她對記者說:“把每一個人當作我自己的小孩、當作我的親朋好友勸導,感覺只有這樣才能把工作干好?!边@份對于工作幾十年如一日的熱情,相信能打動很多職場中人。
視頻呈現更添現場之感
《現代快報》“正能量”專版的文章,幾乎每一篇都配有一個二維碼,可以觀看相關視頻。比如9月15日《看到有人騎車掉河,兩名高中生手拉手施救》一文所配的視頻中,記者采訪了兩名勇救落水者但又沒有聲張的少年,視頻中,兩名大男孩面對鏡頭,就像身邊的鄰家男孩一樣羞澀靦腆。
因報紙版面有限,9月17日《小伙上軍校臨行前祖奶奶叮囑:我們家四代從軍,不能給家里丟臉》一文,將主人公家里四代從軍者的照片放在了視頻中進行展示,起到了擴充文章信息量的作用。照片由黑白變成彩色,由祖輩變成孫輩甚至重孫輩,讓人感受到報國之心的傳承。
《現代快報》“正能量”專版的報道均以講故事的形式呈現,可讀性很強,策劃者沒有將“正能量”定義為驚天壯舉,而是關注那些充滿正能量的普通人,讓讀者更有接近感,也更能起到讓這些普通人成為充滿正能量榜樣的作用。
挖掘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是都市報的專長,《現代快報》“正能量”專版的設置妙就妙在把樂觀向上的新聞主人公的故事集合在一起,讓讀者感受到正能量的匯聚,這有助于讀者用更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發現身邊的美好。(見習記者 隋明照)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加上時不時爆出的惡性事件,讓不少人直呼每天感受到的不是“小確幸”,而是“小確喪”。其實,互幫互助、救人于水火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現代快報》將這些令人感動的故事集中刊登在“正能量”專版上,讓一個個凡人善舉故事凝聚成向上力量。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加上時不時爆出的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