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時尚元素,讓黨刊封面更有時代感
牛益軍
封面是讀者選擇刊物的第一眼,是刊物向讀者的第一聲問好,封面對于期刊的重要性毋庸多言。怎樣的封面設計才是好?據調查,讀者在挑選刊物時,對一本期刊的目光停留時間大約為3秒鐘,可見抓住了讀者的第一眼是設計成敗攸關的第一步。
黨刊作為期刊界的特殊一員,既有著所有期刊共同的品質要求,又有著自己獨特的特質。目前全國黨刊大都面臨著以下幾大難題:
一是黨刊設計“難”。“難”在哪,因為黨刊姓‘黨’,這是由黨刊的性質、任務和宣傳的對象所決定的。領導題詞刊頭是很多黨刊的一大視覺特征,雖然有莊重大氣的一面,卻也在無形中給設計上的創新增加了難度,對黨刊設計的形式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色彩是刊物封面給人的第一印象,赤橙黃綠青藍紫、金銀黑灰,五彩斑斕的顏色,由于黨刊的特性和印刷成本的制約在大面積的顏色選擇上很多顏色不敢用,不能用。傳統顏色怕沒新意,非常規的顏色又怕有爭議。黨刊主色調的應用成為黨刊創新的瓶頸。其次是封面素材,黨刊是以宣傳黨的政策、方針為主要報道方向的,這也決定了黨刊的內容相對單一,封面素材來源有限,時間長了常有無米下炊的尷尬。在黨刊的設計創新上雖然躍躍欲試卻又瞻前顧后。
二是黨刊封面設計的現狀。黨刊設計不同于其他期刊在于它有很強的政治屬性。幾十年的延續性強化形成了它在受眾心目中固有的面貌,很多時候設計者一提到設計黨刊就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印象,陷入到慣性的圈子里去,提到黨刊設計就想到紅旗、黨徽、天安門,翻開大部分黨刊大多是風景、領導照片,這使得黨刊面目單調、審美疲勞。另一方面黨刊特有的訂閱渠道也讓設計者淡忘了黨刊的商品屬性,固步自封,把求穩、不出錯放在了第一位,被一個“黨”字禁錮住了思維和手腳。
近年來,江蘇《黨的生活》在辦刊模式上尋求突破,打破過去那種用領導講話、典型說教和刊登工作經驗為主的舊有的辦黨刊模式,從內容到形式尋求突破,封面設計也伴隨著內容做了全方位的改變。
一是給黨刊穿上時尚的外衣。在這個重視包裝的年代,黨刊也需要重新包裝。一個時尚的黨刊封面可以讓整本刊物都顯得年輕活潑起來。黨刊的時尚化包裝也是黨刊形式創新的出路之一。
隨著黨員的越來越年輕化,80后甚至90后黨員已經成為黨員群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讓他們接受黨刊愛讀黨刊,黨刊設計就要改變高高在上的刻板的傳統面孔,從時尚雜志和時政經濟類期刊中學習設計手法。與時俱進,體現出時代感,設計出新黨刊的新形象。因此在封面設計中刻意弱化一些“黨味”。盡量避免使用慣常的符號性很強的元素,把嚴肅的內容用美的、時尚的形式傳遞給讀者。當然并不是完全脫離內容的新潮,而是在設計中融入些時尚的手法,讓黨刊封面更有時代感、更好看。黨刊設計的獨特性在于他是政治于藝術融合的結晶,只有這樣才是完美的設計。
二是用每期策劃作為雜志封面圖形的設計內容。封面是刊物給讀者第一次最直觀的信息傳達,要把雜志的重點內容在封面上就傳遞給讀者,引起讀者的興趣。而策劃無疑是每期雜志著重推出的當月最受人關注的主題,最吸引人的一部分。用策劃內容做為每期雜志的主題,既可以增強雜志的時代感,也可以避免雜志的單調面孔,擴大了封面素材的選取范圍。
黨刊的策劃內容大多比較抽象,這就需要設計者首先理解策劃的內容,把抽象的文字用具象的圖形表達出來,構成可觀的平面視覺媒體,為刊物和讀者之間架起感性的橋梁,反映出刊物的內容與精神實質。所以封面是策劃內容的圖形表達,但用圖形表達文字不可能做到內容的面面俱到,設計者要抓住策劃內容中的核心或者是最打動人的某一個點設計圖形,配合策劃的標題構成整體設計。
三是封面設計要簡潔明了,闡述清晰,立意明確,大氣干凈。封面圖形不是讓讀者猜畫謎,也不是需要長時間仔細品味的世界名畫。既要立意新穎又不能晦澀難懂,要讓讀者容易理解設計者的意圖、想表達什么樣的訴求,明確的圖形才會形成很強的視覺沖擊力,抓住讀者的視線,簡潔的畫面更可以留給讀者想像的空間,激發讀者閱讀的欲望。
有時候設計者總想在封面上表達太多的東西,生怕讀者不了解內容。在封面上加入大量文字,內容、要目等等,而實際情況是:一個小小的封面不可能承載太多的信息,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倒不如大膽地舍棄,抓住和突出最能打動人心的東西,得到以一當十的效果。
四是雜志的封面既依附于內容又是一件相對獨立的設計作品。黨刊雖然與社會期刊在內容上有所不同,但是同樣要遵循閱讀規律,基本的視覺要素和視覺原理。黨刊封面設計同樣具有審美屬性,在設計上同樣遵循封面設計的創作規律。包含了字體、圖形、色彩、構圖、格調這5個基本要素。江蘇《黨的生活》在構圖上采用了對稱的形式,顯得是穩定、莊嚴。中心的圖形與周邊的留白形成對比,使畫面產生變化和節奏感,主次分明,形象更為突出。用紅色邊框強化,成為讀者的視覺中心。這樣設計既改變了傳統黨刊照片滿幅的形式,也降低了對圖片的質量的要求,擴大了照片的選擇范圍,很好地解決了封面素材來源問題。
五是封面設計要考慮到它的延續性。雜志封面設計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可延續性,在給雜志封面整體風格定位的時候不光是想到這期怎么做更要想到以后怎么做。在大面積色塊的處理和各色彩搭配上也頗費思量。受黨刊性質和和印刷成本的限制不可能像時尚雜志那么隨心所欲,所以選擇了白底紅字作為刊物每期基礎色彩,既保持了刊物的統一風格,也成為中心圖形的最好陪襯。
江蘇《黨的生活》封面數次改版,調整,在每次改版中都認真總結如何做黨刊封面的經驗。黨刊設計在平面設計范疇中是個比較冷僻的領域,如何設計黨刊,書本上找不到,課堂里學不到,只有依靠自己慢慢總結,從其他藝術設計領域尋找靈感和啟發。藝術與政治的平衡,是每一位黨刊設計者都在探討和追求的目標。黨刊的視覺創新是一個大的課題,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改變黨刊封面設計的現狀,讓黨刊設計同樣成為平面設計領域中一個值得很多人探討的課題。
(作者為江蘇《黨的生活》編輯)